《美好时代》:禹代林扎根高原推广青稞新品种,用科技创新助力粮食安全

来源: 中国娱乐网  日期:2019-06-05 11:32:58
  中国娱乐网讯 www.yule.com.cn 禹代林扎根高原推广青稞新品种,用科技创新助力粮食安全

  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西南部,喜马拉雅山脉的脚下,是西藏自治区的粮食主产地。 在这里,活跃着一位农业技术专家,在几十年的时间里,他走过了这里的每一个县,每一个乡,乃至每一个村落。他让这里的农民掌握了最新的农业技术,也为他们送上了最好的青稞种子,让千百年来自然生长的青稞,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他就是农业专家禹代林。

  生在西藏,结缘农业回乡耕耘

  禹代林出生在西藏,他的父亲是一个军人,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,留在西藏,建设家乡。与禹代林父亲同一批的援藏者,开荒种地,建设了很多农场,比如雪巴农场。在那个年代,父辈们靠着肩挑手扛,开荒出来的田地就有上万亩。而禹代林,就出生在西藏的雪巴农场。

  在禹代林的印象里,父母们的生活都在田间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没有休息没有娱乐,周而复始,年复一年。由于工具落后工作方式原始,每逢春耕和秋收的时候,农民们更是忙到睡觉的时间都没有,他们往往天不亮就到地里去了,中午就啃点冷馒头喝点水,然后一直忙到天黑。

  忙碌、辛劳并不会让勤劳朴实的农民们抱怨,唯一能让所有人失落的是天灾。恶劣的天气,难以抵抗的病虫害,都会导致农作物的大量减产。缺乏应对的技术,没有科学的知识,禹代林看着一筹莫展焦虑不已的父老乡亲,心中慢慢产生了学习农业帮助家人的想法。

  带着自己的期盼,禹代林来到了西北农学院。在这里,他了解到青稞是最适应青藏高原的粮食作物,也了解到很多虫病虫灾,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预防,他深深体会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。这也让他下定决心,要把自己的技术带回青藏高原,带给自己的父老相亲。

  农业推广崭露头角,亲力亲为造福农民

  1985年,禹代林正式参加工作。他主要负责农作物种子资源的研究与推广。那个时候,西藏地区的农业状况非常落后,耕地基本是靠牛。有些地方用的品种是“藏青320”,有些地方用的品种还是农家品种。用“藏青320”的地方亩产量大约在400-500斤左右,用原始品种的种植效果更差。

  然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当时田间管理极度缺乏,农民们没有科学种田的意识,只单纯得知道春种秋收。整个青藏高原,平均的亩产量也就300-400斤,粮食的产能远远不足。

  禹代林要做的,就是把新的技术、新的品种,推广给青藏高原的每家每户。每年三月,他就要下乡调研,研究农民生产上需要什么物资,生产上有什么问题,然后根据调研,设定工作计划,准备种子等生产资料。4月份做播前培训,4月底5月初播种,6月灌水、投肥、除草、防旱(6月是藏区旱季),去杂去劣,还要防治病虫害,8月防洪及人工干预天气防冰雹,9、10月准备秋收。禹代林的每一天,都在和乡亲、种子、土地打交道,夜以继日,年复一年。

  西藏地区按地势来说,交通最落后的地方是昌都,昌都交通最落后的是边坝县,而边坝县里道路最落后的、最难以抵达的是金岭乡。2003年,禹代林就被派往了最难前往的金岭乡。金岭乡属半农半牧乡,种植青稞、小麦、油菜等,全年大约有6个月处于大雪封山期,交通极其不便。尽管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但上路之后禹代林才真切感受到金岭乡的险与苦。去金岭乡的前一夜,一场大雨致使崎岖险峻的山路更加泥泞难行,加上大雾缭绕,汽车无法通行,禹代林和同行的人不得不背着行李徒步前行将近8个小时。“那个时候也想过放弃,但是我知道,必须要往前走,村民们还在等着我,我必须把新品种带给他们。”禹代林回忆道。

  到达金岭乡后,禹代林很快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,每天戴着草帽、挽着裤腿穿梭在田间地头指导村民们科学种植,检查播种机器刻度、种子包衣情况、化肥施用比例……每件事,他都亲力亲为,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“禹科学”“感禹啦(意为禹老师)”。

  研发推广“藏青2000”,助力藏民大丰收

  一抔黄土养育一粒种子,一亩田地收获一季口粮。“藏青2000”“喜玛拉22号”“山冬7号”“冬青18”等优良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为西藏地区的粮食种植添砖加瓦。

  而提到粮食生产就必须提到“藏青2000”,一提到“藏青2000”,禹代林的功劳就不得不提。

  2006年,禹代林被派到白朗做推广,当时基地被移交给农科院,但很多品种的选育工作还没结束。在驻点的仓库里,存放着很多的农作物品种的种子,禹代林将这些种子种植到田中,观察他们的发育情况。上百个品种,整个生长周期一百三十天,禹代林记下了一两万个数据,平均每天记录的数据就要有快二百个。这个过程中,平时的农业技术的推广,培训等平时的工作,还一项不能落下。禹代林为了新品种的选育和研发,耗费了大量的心血。

  历经8年时间,“藏青2000”通过审定,开始大面积推广。“藏青2000”产量高,抗倒伏、抗病性和抗虫性都非常好,是非常理想的种植品种。但是要让农民们信赖这个品种,学会科学种植,还意味着禹代林要走进田间地头,做好随时随地给农民解答疑惑的准备。这其中的苦和累,禹代林深有体会。

  禹代林每天在田地里和农民打交道、和土地打交道,饿了和农民一起吃糌粑,渴了和农民一起喝自家酿的青稞酒或者山间泉水。居住的试验基点没有电视、没有报纸、没有网络,禹代林一呆就是6年。

  6年里,他共组织培训农民数万余人次,将“藏青2000”高产栽培技术送进千家万户,迎来一年又一年的大丰收。

  到了农田里,就像到了家里,见到了乡亲,就像见到了家人;在禹代林服务的地区,每个农民一定认得禹老师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,对于禹代林这样,长期在海拔4000米高度工作的人,因为身体的付出和消耗大,是可以提前退休的,但他直至今日还一直工作在第一线。

  在今晚的节目里,观众将认识到农业专家禹代林,一起了解他为了青稞新品种“藏青2000”所付出的巨大努力,也将聆听他为推广和传授农业技术,数十年如一日守在田间地头的故事。今晚21:10,江苏卫视《美好时代》敬请期待!

推荐新闻

中国艺人网相关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