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江苏徐州,有一个村庄,这里的村民幸福安康;人们脸上也都喜气洋洋,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马庄村。但三十多年前,刚刚上任的书记孟庆喜,面对的却是一个贫困村,落后村。是他带着村里的老百姓,艰辛付出,在经历了许多个“春夏秋冬”后,把这里变成了一个祥和的、幸福的村庄。
成为马庄村书记,带领村民走上创业道路
1986年底,马庄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四任书记——养鸡大户孟庆喜。领导对他说了一句话:要是不困难,就不找你了。
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村集体资产负债的"烂摊子"。全村只有4台废旧拖拉机和设备陈旧的砖厂,还欠下银行46万元。
孟庆喜没有被这样的景象吓倒。为了全心全意建设农村,带领乡亲们改变现状,他自断后路,把养鸡场卖了。他首先召集了村里36名党员,50多名群众代表,开会理清思路,定下了“2年小变化,3年中变化,5年大变化”的发展目标。
在发展村办企业的过程中,孟庆喜注重实事求是、量力而行。1987年,他依据马庄村地下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,提出兴建一座年产10万吨煤的中型煤矿,得到了上级政府和全村群众的支持。没有资金,立刻集资,没有机器,就靠人力。两三百人吃住在工厂,三班倒挖坑,用一个月的时间,移走了三万六千立方米的土石方。由于当时中央提倡大办乡镇企业,煤炭供不应求,马庄村用三个月就还清了集资款和46万欠款。1988年底,村里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,孟庆喜带领村民制订了“地下积累,地面发展”的工业发展新目标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马庄村相继落成石砖厂、水泥厂等,并于1991年成为徐州市表彰十大企业集团之一。
坚持文化立村,马庄村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
马庄村的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,但是由于马庄村的知名度较低,招商引资无法进入,银行贷款也无法审批,面对这样的困境,孟庆喜想到了一条独特的路。马庄的文化底蕴比较厚实,每逢丰收或农闲,农民们常敲打锣鼓、舞龙舞狮,开展文艺活动。孟庆喜因此心生一计,把目光投向文化产业,决定带领全村趟出一条文化立村、文化搭台、经贸唱戏的路子,试图通过这样一条路打响马庄名气,把马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。
1988年秋,孟庆喜决定组建起农民铜管乐团。面对孟庆喜的独辟蹊径,村里村外都有人质疑:“乐团能吹来票子吗?”孟庆喜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:能吹出票子。成立后的乐团先是在县里团拜会上演出,一鸣惊人后又受到徐州电视台邀请,在春晚上表演了7个节目。一炮而红的马庄村乐团,吸引了大批的投资及洽谈。
孟庆喜还以农民乐团为骨干,组织群众开展了诸如升旗仪式、周末舞会、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、文明向上的文体活动,使村民们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,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“马庄现象”。
历经波折,农民乐团再度崛起
2001年,国家为了可持续性发展,也为了改善生态,保护环境,陆续地关停了部分煤矿和粗放型企业,而马庄村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寻求转型的同时,原本办的红红火火的农民乐团,却因为经费紧张,遇到了人员流失的问题,最窘迫时,一度只剩下7位团员。
在这样的难关下,孟庆喜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孟国栋加入到乐团管理乐团事宜,自己停薪留职专心做村里的企业。孟国栋将原本公益性质的乐团转型成为有偿乐团,不论大小活动都参加,常常出现连续赶场的情况。乐团里的所有队员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力。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,乐团再次得到发展。马庄村的产业在孟庆喜的努力下,也逐渐往精密铸造,摩托配件,纺织印染等方向转型。
就在马庄村的经济摆脱了困境,再次发展之际,马庄村的农民乐团也走出了国门,登上了世界的舞台。2007年,马庄村的农民乐团,受到来自意大利久里亚诺瓦市的邀请,参加这里的第八届久里亚诺瓦国际音乐节。为此,大家早早着手准备,付出艰辛的努力。四个月后,他们站到了国际舞台上,并为所有在场的观众和评委,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。
孟国栋接棒父亲事业,迎接总书记到访
2007年,孟庆喜的儿子孟国栋接棒成为了马庄村的党委副书记。在孟国栋的努力下,马庄村迎来了第三次转型。孟国栋带领村民,将村里特色的庙会、农民衍生品、元宵灯会等,和潘安湖景区结合,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区,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,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旅游创收。庙会中的香包,甚至成为了马庄村的一大产业,申请成为徐州市“文化遗产”,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名声。
2017年,总书记来到马庄村,参观了马庄村的陈列馆,看了农民乐团的演出,对马庄村的发展提出了表扬。孟庆喜说:“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,才能让新农村有机会去发展”
孟庆喜数十年如一日,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民为本,走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道路,和自己的儿子一起,为马庄村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。今晚节目,让我们一起认识马庄村这两位书记,共同感受马庄村人的幸福和安乐!今晚21:10,江苏卫视《美好时代》敬请期待!